网友语录 - 第49期 - 理想的社会是一个能让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潜力的社会

这里记录我的一周分享,通常在周六或周日发布。


梦让你产生非常多的记忆,连接,还会对你洗脑,避免你进入老年痴呆状态。


Shengyi Wang 我讨厌一堆人在那里讨论什么查理科克被杀了怎么怎么的,预制菜怎么怎么的,我把这些词儿都加进了禁止列表里。不要轻易被人设置议程


费孝通说: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他讨论的不是低层次的,仅仅是信息的对称。是到高维次的,一种灵魂上的交流,让悲喜相通


这个宇宙真正了不起的事情是,它居然是可以被理解的。 不确定就是这个宇宙的确定


机器在我们有生之年就会占有劳动力市场。人类则会回归精神生活。精神生活要放弃执念。 人类要勇于承认自己是你分辨率物种。


伊壁鸠鲁是第一个提出罪恶问题的人。大卫·休谟在他的著作《自然宗教对话录》(1779)中把这一论证写成了几个问题的形式:“神是否想阻止‘恶’但阻止不了?如果是,那么神就是无能的;神是否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如果是,那么神就是坏的;如果神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恶’又是从哪来的呢?”


理想的社会是一个能让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潜力的社会


不论你的实际年龄,如果你一直都有想做的事情,和正在做的愿意做的事情,那你就还没有老。


即便进化论已经得到公众认可,中国人骨子里仍然相信循环论。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


在中国,父母期待子女感恩,而子女期待父母的对不起。

而我的想法是:不要期待就好了!父母是父母环境的产物,子女是子女环境的产物。在这个环境里,父母和子女都是环境的一部分。在子女未成年时,他们很多地方不得已要被迫接受来自父母的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但将心比心,父母眼里的小孩也不是完美的小孩。出于随机混沌之类的原因,父母和子女有了这么几十年互动机会(或者叫什么良缘恶缘),有互动的好的,也有不好的。这都很正常。但请你们不要摆出一副很受伤的样子,不管你是父母,还是你是子女,或者你正身兼两个身份。做好你自己,做无愧于自己的自己就好


一个通病就是:把每个人都安排到一个位置上,然后规定你该怎么想或者你不该怎么想。这实在是太讨厌了!

男女平等,老幼/老少也平等啊!--窦文涛

圆桌派


泽林 乘船观看鲸鱼的时候,解说员表示,大部分鲸鱼都会在气温转凉时离开食物丰富的阿拉斯加,游到温暖的夏威夷去交配。等冬天过了再回来。

但是也有一些鲸鱼(大部分是雌性),如果她们不想交配,就会一直呆在阿拉斯加。毕竟不交配的话还游那么老远还饿那么久的肚子完全没必要。


小青《无条件养育》里面看到一段:

一位教师在面对一个特别淘气的学生时,选择在他旁边坐下来对他说:​“你知道吗?我真的、真的特别喜欢你。你可以一直做这样的事,这不会改变我的想法。我觉得你好像是在设法让我不喜欢你,但这没用。我永远不会不喜欢你。​”这位教师补充道:​“从那之后很快,我不是说立即,他调皮捣蛋的行为就开始减少了。​”


朱迪斯·巴特勒则以手支颐,用假设条件句对她的学生说:“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你就是个非常糟糕的学生(If you accepted everything I said as true, you would be a very bad student)。” //《名校名教授》


True validation comes from within. The opinions from others are simply reflections of their own inner world, not of your inherent value. Slowly, you quit the need to be liked, to be understood, to be accepted by everyone. You find peace in knowing that your worth isn't determined by external factors, but by your own sens of self-worth. And this realization frees you from the endless cycle of seeking approval.


遥 布洛芬真好用,发烧喝了一点立刻就退了···真的是立刻,上一秒还头晕,浑身酸痛,刚喝下去的瞬间就好得差不多了···印象中这么即时的恢复效果只有在游戏才能看到。


有感于最近网上的热门事件,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你还在战斗/讨说法/絮絮叨叨状态,你就还没有走出那段关系。


非必要的东西往好听里说是点缀,说难听点是干扰。不要犹豫,拿掉它们!


dimlau 这个时代改变了什么呢?当然,它让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好在选择和谁紧密连结的权利还在,做好自己的取舍,每次通知响起就都是妳期待的声音。


dimlau 早上收拾东西,找到一个包装袋,上面写着「人生苦短,但我甜」,突然觉得有些思绪飘过。年轻时,我听到看到「人生苦短」这句话的时候,后边跟着的经常是「不负韶华」。这很好理解,苦于人生太短嘛,那就要好好珍惜时间咯。不光苦于短,而且还有一层感悟是人生又苦又短,又该怎么办呢?就更要看开点,别被苦的部分揪住: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生苦短,须尽欢。我实在不是要拿这小小的包装袋小题大做,不过,透过「人生苦短,但我甜」这句话能看到的,似乎是,人生的意义不再被思考,短暂与永恒也无暇慨叹,只剩下苦,而且苦还只能受着,于是,就这一口甜就够了。或许在当下,这是一种被需要的态度。但是作为从「须尽欢」的年代走过来的人,只这一口甜,我是不会满足的

Comments

  1. Markdown is allowed. HTML tags allowed: <strong>, <em>, <blockquote>, <code>, <pr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