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鱼什么都知道

作者:乔纳森·巴尔科姆

我的点评

◆ 2022/05/08 认为好看

万物皆有灵。鱼吃鱼,人吃鱼,鱼吃人,有的鸟吃鱼,有的鱼吃鸟。个体为获得食物而捕猎是大自然的规则,是道德的。商业捕捞以盈利为目标,不值得鼓励。但….人类这么懒,肯定还会继续买鱼吃,所以商业鱼类有一天被灭绝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人类多能折腾啊,地球之癌。

第一章 被误解的鱼

◆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所有生物都由单细胞发展而来。

◆ 2022/05/07发表想法

大自然是如此神奇

原文:皱鳃鲨的怀孕时间超过三年

◆ 皱鳃鲨的怀孕时间超过三年

◆ 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温

◆ 2022/05/07发表想法

它是什么?现存体型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为非洲草原象,肩高达3.96米(13.0英尺),体重约可达10.4 t(11.5 short ton)。 已灭绝体型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则认为是巨犀,为现存犀牛的近亲,推估肩高可达4.8米(15.7英尺),体长超过7.4米(24.3英尺),体重可达17公吨。

原文: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也未能免于灭绝

◆ 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也未能免于灭绝

鱼的听觉、嗅觉与味觉

◆ 这条名为弗彻巴的鱼会在固定的喂食时间,衔着卵石敲击鱼缸的墙壁。

导航、触觉及其他

◆ 大型的板鳃亚纲鱼有着鱼类中最大的大脑

工具、计划、比猴还精

◆ 大部分鱼都是社会动物

社会关系

◆ 2022/05/07发表想法

和人类的图书馆

原文:在动物世界中,经由文化传递的特征包括乌鸦制造工具的行为、大象对迁徙路线的选择、虎鲸的方言、羚羊的公共求偶地等。

◆ 在动物世界中,经由文化传递的特征包括乌鸦制造工具的行为、大象对迁徙路线的选择、虎鲸的方言、羚羊的公共求偶地等。

第七章 离水之鱼

◆ 鱼肉是所有食物中污染最严重的。

◆ 谴责商业捕捞行业的残忍和浪费非常容易,但消费者也必须承认自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任何建立在供需关系之上的经济体中,需求都是驱动供给引擎的燃料。人类在吃鱼的时候,也助长了渔猎行为。

后记

◆ 2000年以来,美国至少有18个城市的地方法律将动物的法律地位从“财产”更改为“伴侣”。如果你恰好住在这些地方,就会被官方认定为600万“动物守护者”之一。

◆ 如今,在欧洲部分地区,在空荡荡的鱼缸中养一条孤零零的金鱼已经是非法行为了,因为在自然界中的金鱼,是有几十年寿命的社会性动物。

-- 来自微信读书

书摘: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一遍在两年前,一边在今天。

与保罗的无限对话

◆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临床还是研究工作,一旦怠惰,很快就会被新科技的潮流淹没。

序幕

◆ 三十五岁,体重莫名其妙地下降,初发性背痛,那明显该选C——癌症。

1

◆ 十岁的时候,她就让我读《1984》

◆ 思想不过就是大脑运转的产物。

◆ 2022/03/18发表想法

不经意间读的一本书很可能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就是这么神奇

原文:那天晚上,在自己房间里,我打开已经翻来覆去看过好几十遍的红色斯坦福课程总目录,手里拿着一支荧光笔。之前我已经标记了很多文学课程。现在,我开始寻找生物和神经系统科学的相关课程了。

◆ 那天晚上,在自己房间里,我打开已经翻来覆去看过好几十遍的红色斯坦福课程总目录,手里拿着一支荧光笔。之前我已经标记了很多文学课程。现在,我开始寻找生物和神经系统科学的相关课程了。

◆ 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

◆ 猕猴已经有了初级的文化形式

◆ 我要么去研究生命的意义,要么就去亲自经历和体验生命的意义。

◆ 2022/03/18发表想法

这个指导老师太可爱了

原文:我跟他说了自己的暑假计划以后,他完全变了个人:双目圆睁,脸迅速涨红了,开始唾沫飞溅地教训我。 “什么?”他说,“你以后是想当科学家还是……厨子?”

◆ 我跟他说了自己的暑假计划以后,他完全变了个人:双目圆睁,脸迅速涨红了,开始唾沫飞溅地教训我。 “什么?”他说,“你以后是想当科学家还是……厨子?”

◆ 教授告诉我们,不要再“尸体尸体”地叫,最好说“捐献者”。

◆ 从这张不知从何而来的“练习用”心电图可以看出,这位病人已经不在人世了。纸上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条,不只是简单的线条,还是从心颤再到心跳停止的全过程,这些会让看懂的人心痛落泪

◆ 2022/03/18发表想法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 how we die, 作者还写了一本 How we live

原文:我们如何死去

◆ “这你就接受不了了?”她说,“很多母亲明知胎死腹中,还是要经历分娩和生产。你想象得到吗?这些人至少还有过希望。”

…more

旧文搬运:《吴法宪回忆录-岁月艰难》读后

这篇博文是(2011年)从新浪博客迁过来的。新浪的编辑还有点人味,这篇没有彻底给删掉,给搁回收站了。转到这儿,看看点点是不是开明一点。

这本书是阮一峰在他的2010年终总结博客里推荐的。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吴法宪的了解仅限于以往看到听到的一些官方说法,四人帮的帮凶什么的。对这本书一开始也没大重视,一个大老粗,文字能好到哪里去呢?不过既然阮一峰会推荐,这书肯定有可取之处。

本着看闲书的态度找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扔到kindle里,准备有一搭没一搭的看。

这书篇幅挺大,有八十余万字。一周前开了头,看了十来页,我就知道这本书我一定会全部读完了。

…more

旧文搬运:我的电子书

本文最初发表在今天已经死掉的点点博客。

我的第一个移动读书设备是黑莓8310。在那小小的屏幕上我读完了厚厚的一本《代码大全》。

后来买了吹的牛哄哄的号称读PDF多好多好的歌美S6000。屁,操作之慢让我忍不住想起我那只扔在一边的N73手机,阅读时间短不说,电量指示还超不准。读着读着,不定啥时候突然就没电了。

扔一边了,真可惜了8个G的容量。

然后就买了kindle3。刷了多看系统,这次看PDF真的爽了。更爽的是待机时间,充一次电能看两个礼拜。老早就听说这玩意屏不结实,所以入手大半年来,一直小心着小心着,生怕它那脆弱的小屏坏掉。然而,前几天悲剧还是发生了:要和儿子出去玩,我把kindle装包里,包跨在我胳膊上。我为了帮他找鞋子就趴在地上往沙发底下瞧,鞋子是找到了,可起身才发现包在我膝盖底下。啊呀呀,叫也没用,kindle3屏幕果然坏掉。在等待换屏的日子里,顺理成章儿子的iPAD成了暂时的替代。

原来iPAD也是看书利器。虽然最初沉甸甸地,好象有点受不了。可连着带了几天之后发现竟然有些适应了。反应敏捷,操控一流,彩色,大屏,十几小时的阅读时间,除了一点点反光让人稍微不爽,在习惯了iPAD的重量之后,我竟然有些爱不释手了。

要不要就此让那个kindle3成为往事?嗯,这事儿我看行。

2011/06/20

One day or day one. It is your decision

我想为我的 One Day Telegram 频道找一个合适在头像, 东搜西搜, 发现了这样一句格言:

One day or day one. It is your decision. 或者说 One day or day one. You decide.

这里 One day 指将来某天,暗示一种不确定的等待或者拖延。有一天我会做,等条件成熟了我就做。而 day one 指采取行动的第一天,意味着立即开始,不再等待。

选择权在你,是明日复明日,还是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开始行动。 愿大家都成为“今天就开始行动”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