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我的一周分享,通常在周六发布。
米饭 在不熟悉的场景中。自己和他人不一致时,我会先假设他人对,反思自己是不是搞错了。这个思维方式的好处是经常反思。坏处是消耗精力,反应慢,容易受骗。相反的思维方式认为自己总是对的,除非他人证明自己是错的。举证工作交给他人,不内耗,反应快,不容易受骗。缺点是容易固执己见。
如月中天 #非暴力沟通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别的方式教训自己,例如:“我真受不了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我必须改改了。”想一想那些强迫自己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说:“我真的应该戒烟了。”另一些人说:“我必须加强锻炼。”他们不断地说他们“必须”做什么,与此同时,又不停地找借口不那么做,因为没有人想成为奴隶。当然,我们也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服从“应该”或“不得不”的指挥,不论它们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我们自身。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生活也就会失去乐趣。
完颜兀术 一个发现:如果面试时跟你大谈,我们的团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公司人都很好很nice,我们的公司真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团队,HR跟你说自己有多爱这公司……赶紧跑,头也别回。
如果面试时跟你聊专业,聊工作process,甚至跟你探讨某些具体的case,跟你一起评价软件的优缺点。这种可以考虑。
“你为什么不要俄罗斯?俄罗斯承诺了那么多好处。”
乔治摇摇头,讲了一个乌克兰笑话。一条狗从乌克兰海关跑向俄罗斯。海关人员问:“为什么要走?”狗说:“乌克兰不好,我要去俄罗斯!”没多久,狗又跑回来。海关人员好奇地问:“怎么又回来啦?”狗气喘吁吁惊慌道:“俄罗斯的生活同样可怕,而在乌克兰,我至少还可以叫!”
遥 我觉得最有趣的事情(不分顺序):鉴赏、学习和创造。
和庄士敦接触多了,我便逐渐感到他是一个性情非常孤僻的人。他住着一所有30 多个房间的大宅院,但除了一个管事的和看门的,就再也没有别人了。他曾对我说:“我是一个独身主义者。按照我们欧洲人的习惯,结婚以后,就得殷動地伺候妻子,一切行动都要受她的约束,实在麻烦。我现在有了这些书籍,它们就是我的妻子,能和我作无声地谈话,我也不必伺候它。”他所收藏的古今中外的书籍号称万卷。在他住的那五间大厅里,摆的全是由地板到頂棚的大书架。我看没有万卷,也有五六千卷。无论我什么时候到他那里,总是看见他坐在那张特制的书桌旁读书。
涨潮 “焦虑本身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信号,是提醒你,你在过于关注那些自己暂时无法掌控的事情”
JessonChan 任何切换都是反人类的。用户才没有那么聪明,也没有那么勤快。用户都是懒虫。
vivi 当我们变矮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长大了。
thisone0verthere You don’t always have to try your best, sometimes you can even try your worst just as a little treat
这里记录我的一周分享,通常在周六发布。
#书摘
人權指的是每個人所擁有的自由、安全與幸福生活的權利。但是,什麼是自由、安全和幸福的生活?—也許就像你?頭頂上有片屋瓦,有足夠的食物,有可穿的衣物,不必害怕上街去學校,而且還有假日。你要知道,到目前為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生活。
小青 我不仅想融入狼群,我的志向甚至是尽可能多地当一只快乐小狗。人各有志,而这就是我想要的。
谁说小狗不能做大事,世上的好多难事都是快乐、质朴的人做到的。
#书摘 《小银和我》
我从来没有给孩子们写过什么,将来也不会。因为,我相信孩子们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当然,我们也可以想得到,有一些书应该除外。另外,男人们或女人们看的书也是有一些应该除外的,等等。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闽南大翠花 快乐的秘诀,无非就是五个字:“不要太用力”。
…more
这里记录我的一周分享,通常在周六发布。
马冇冇 手工作品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有人把他生命中的一段时间物化了给你。
米饭 有时候觉得小孩不懂事,不收拾东西,不爱惜衣服。但是,小孩懂事的时候,就是要离开父母的时候。
《里根日记》
里根非常善于写总结。作为演说家,他习惯在放在胸袋里的卡片上用速记做笔记。他的日记写作风格与此类似。从小时候起,写作就帮助他理清思路。数十年来,他自己撰写演讲稿、广播稿和报纸专栏。他曾说,写作让他"思路格外清晰"。担任总统期间,他仍亲自写(或修改)了许多演讲稿,而且他会亲自回复信件。1981年,他从白宫给一位公民回信说:"既然你要求我亲自回复,那我来了。"他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日记,他的行文都充满活力,可见写日记对里根来说从来不是负担。
…more
安子 尽量多发现身边那些笑点很低,很容易满足,无论何时看起来都是喜洋洋的人,并且尽量多的跟他们在一起,你会感觉到被滋养,被激发,被启迪。它们像炭火一样煲养你的生命,给你力量,带来喜悦,他们是真正的人间天使。(更重要的,只要你贴他们足够近,他们还有能力把你转化成他们的同类)
碧螺姑娘 突然间真实感受到了“人生是旷野”的具体意义。虽然风刀霜剑严相催,但就是要热热闹闹地去活着。
奧匈帝國小説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寫過一則微型小説叫《法律門前》。小説講的是:有個鄉下人走到一處敞開的大門前,但是看門人不讓他進去。鄉下人問,那他以後可不可以進去呢?看門人跟他説,以後有可能,但是現在不行。看門人還暗示他說,如果他實在想進去,可以試一試,不過裏面還有更多看門人守著其他大門,這些看門人一個比一個難纏。後來這個鄉下人就在這個大門前等了一輩子,就等有機會允許他進去。等到自己快要死的時候,鄉下人問:爲什麽一直沒有其他人要求進這個大門?看門人跟他說:因爲這個大門就是專門給你一個人開的,等你死了,大門就會關起來。
人生若梦为欢几何 有句话说的很好,你把生活当游戏,把周围所有的人当npc,就不会内耗了。
CarrieZ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因为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more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网友文字,我的网摘和书摘。一般在周六发布。
愚兄 人很多懊恼来自于对他人的“怒其不争”,也就是特喜欢当爹育人。很多时候对方根本不想也无法被教育,要欣喜于这世界有花,也接纳这世界有蛆。(世间万物,各有各的活法)
书摘 《暮色将尽》
我还从没认真地使用过自己的双手,当然绣花除外,这个我很在行。想象一下,如果能用自己的双手做个书架,那该多么有益,又多么令人开心啊!我真的为此感到遗憾。
因此,总的来说,我这一生,一共有两件最主要的憾事:内心深处有一个冷酷的点,以及懒惰(缺乏行动力其实也不乏胆怯的因素,但我觉得懒惰比胆怯的比重大些)。这两件憾事真实存在,但并没有怎么太折磨我,我也没觉得该常常反思。止于此就行了吧,因天天看着不好的一面是相当无聊的事。我不觉得挖掘过去的内疚对老年人有什么意义,历史已经无法改变了。
......
看看她说的话,她说她到现在依然记得在集中营里唯一善良的纳粹邻居,在以色列感受到的令人心灵颤料的自由,以及她如何热爱英国、热爱英国人,更重要的是,她到现在依然嗜好钢琴演奏,每天都弹三小时。她曾说过,“工作是人类最棒的发明••••它让你感到快乐,因你在做事情”,她和玛丽•路易斯•莫泰希茨基一样令人惊异,而她是天生就有创造力的典型。她沉醉于生活的美妙之中,并非由于宗教的激发,“开始是这样的,我们生来就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每个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然后你会遇到激发你内心好或坏的不同境遇,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发明宗教的原因”,因此她很尊重宗教里饱含的希望,尽管她的内心未必需要宗教的支持。她身上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好运,天生就具备强有力地朝向乐观主义的本性,不论经历了怎样的际遇,她依然会这样说:“生命是美丽的,如此美丽。而一个人越老,就越能察觉到这一点。当你老了,你思考,你记忆,你关切,你明了。你因为一切而深怀感激,为一切。”她还说:“我了解所有事情坏的一面,但我只看好的一面。”
.....
我是在狗的陪伴下长大的,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狗。这种动物被人类驯养的历史很久了,与人生活在一起似乎天经地义,如虎入丛林一般自然。它们已成为人类能透彻了解其情感的唯一动物种群。它们的情感与人类何其相似,只是看起来形式简单些罢了。当一只狗焦虑、愤怒、饥饿、迷惑、快乐或充满爱意时,它将这些情绪以最纯洁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也能感受得到,只不过人类的这些情感早被日益增长的复杂人性扭曲变形了。狗和人类因此在简单却深刻的层面彼此相通,我多想再养一只黑色绒脸小哈巴狗,重新体验这一切啊
......
我们非常清楚生命是依照生物规律而不是个体规律运作的,个体出生、长大、生儿育女、凋零死亡让位给后来者。不管人类做着怎样的白日梦,也无法幸免这样的命运。当然,我们想要尽力延长凋零过程,以至于有时候凋零甚至比成长所经历的时间还长,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遭遇什么,如何能尽力过好这一凋零的时光,确实值得深思。现在有这么多关于保持青春的书,还有更多有关生儿育女详尽的、实验性的经验分享,但有关凋零的记录却不多见。而我,正行走在这一凋零的路程当中,我的神经刚刚经历了小狗事件和树蕨事件,倍感痛楚,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不来记录?”因此,我写了这本书。
......
不信神说明什么?缺乏想象力,还是缺乏勇气?或仅是一种遗传所赋予的性情模式?前两种情况在有神论或无神论的群体中均能发现,第三种情况只不过用家族史将这个问题回避过去罢了。虔诚但文化不高的人常觉得我的这种辩解是一种放肆,是淘气任性、拒绝自我节制的行为,但实际上不管信不信神,人们一样能勤勉地履行外界赋予我们的制约和责任,并和他人一起分享这个世界。对无神论者而言,答案可能很简单,尽管说起来有点令人难为情:他不信,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比信神的兄弟聪明智慧。不过他那信神的兄弟从相反的角度,势必也是同样的想法,那么谁可以做中间调停人?我想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即关于这个问题,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人。
西瓦 “家居生活的舒适与整洁无关。若非如此,则每个人都可能住在室内设计与建筑杂志刊出的那些不具生气、全无人味的房屋中。这些整理得毫无瑕疵的房间所欠缺的,或者说摄制这些房间的摄影师所刻意去除的,是经人住用的一切证据。”《家的设计史》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