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博文是(2011年)从新浪博客迁过来的。新浪的编辑还有点人味,这篇没有彻底给删掉,给搁回收站了。转到这儿,看看点点是不是开明一点。
这本书是阮一峰在他的2010年终总结博客里推荐的。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吴法宪的了解仅限于以往看到听到的一些官方说法,四人帮的帮凶什么的。对这本书一开始也没大重视,一个大老粗,文字能好到哪里去呢?不过既然阮一峰会推荐,这书肯定有可取之处。
本着看闲书的态度找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扔到kindle里,准备有一搭没一搭的看。
这书篇幅挺大,有八十余万字。一周前开了头,看了十来页,我就知道这本书我一定会全部读完了。
…more
本文最初发表在今天已经死掉的点点博客。
我的第一个移动读书设备是黑莓8310。在那小小的屏幕上我读完了厚厚的一本《代码大全》。
后来买了吹的牛哄哄的号称读PDF多好多好的歌美S6000。屁,操作之慢让我忍不住想起我那只扔在一边的N73手机,阅读时间短不说,电量指示还超不准。读着读着,不定啥时候突然就没电了。
扔一边了,真可惜了8个G的容量。
然后就买了kindle3。刷了多看系统,这次看PDF真的爽了。更爽的是待机时间,充一次电能看两个礼拜。老早就听说这玩意屏不结实,所以入手大半年来,一直小心着小心着,生怕它那脆弱的小屏坏掉。然而,前几天悲剧还是发生了:要和儿子出去玩,我把kindle装包里,包跨在我胳膊上。我为了帮他找鞋子就趴在地上往沙发底下瞧,鞋子是找到了,可起身才发现包在我膝盖底下。啊呀呀,叫也没用,kindle3屏幕果然坏掉。在等待换屏的日子里,顺理成章儿子的iPAD成了暂时的替代。
原来iPAD也是看书利器。虽然最初沉甸甸地,好象有点受不了。可连着带了几天之后发现竟然有些适应了。反应敏捷,操控一流,彩色,大屏,十几小时的阅读时间,除了一点点反光让人稍微不爽,在习惯了iPAD的重量之后,我竟然有些爱不释手了。
要不要就此让那个kindle3成为往事?嗯,这事儿我看行。
2011/06/20
我想为我的 One Day Telegram 频道找一个合适在头像, 东搜西搜, 发现了这样一句格言:
One day or day one. It is your decision. 或者说 One day or day one. You decide.
这里 One day 指将来某天,暗示一种不确定的等待或者拖延。有一天我会做,等条件成熟了我就做。而 day one 指采取行动的第一天,意味着立即开始,不再等待。
选择权在你,是明日复明日,还是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开始行动。
愿大家都成为“今天就开始行动”一族。
HappyNotes is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your privacy and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This privacy policy explains how we collect, use, and safeguard your data when you use our note-taking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We Collect
Personal Information:
- Account details (email address, username) for registration purposes
- User-generated content (notes, tags)
Usage Information:
- Device information (operating system, device type)
- App usage statistics (features used, frequency of use)
Cloud Storage:
We offer cloud storage to sync your notes across devices. Your notes are encrypted in transit and at rest.
How We Use Your Information
We use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to:
- Provide and improve our services
- Sync your notes across devices
- Analyze app usage to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 Communicate important updates
Data Sharing and Third Parties
Telegram Sync:
If you choose to sync notes with Telegram, your notes will be shared with Telegram according to your specified rules. Please review Telegram's privacy policy for information on how they handle your data.
Public Notes:
Notes marked as public may be visible to other users of the app. Exercise caution when sharing sensitive information publicly.
Data Security
We implement industry-standard security measures to protect your data:
- Encryption for data in transit and at rest
- Regular security audits
- Limited employee access to user data
User Rights
You have the right to:
- Access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Correct inaccuracies in your data
- Delete your account and associated data
- Export your notes
Changes to This Policy
We may update this privacy policy periodically. We will notify users of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via the app or email.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about this privacy policy, please contact us at happynotes.now
at gmail.com
By using HappyNotes, you agree to the terms outlined in this privacy policy.
Last updated: 28-Aug-2024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Wheeler's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是一个量子力学的思想实验,旨在探讨测量对量子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在我们“选择”测量的时刻与量子系统的历史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的结果挑战了我们对因果关系和时间的传统理解,尤其是在量子层面上。
实验背景
首先,了解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理解惠勒实验的基础。在经典的双缝实验中,单个粒子(如光子或电子)通过两个狭缝并在屏幕上形成干涉图样。这显示粒子似乎像波一样通过了两条路径。但如果我们在狭缝处放置探测器来测量粒子通过哪一个狭缝,干涉图样会消失,粒子表现得像个经典粒子,只通过了一条路径。
惠勒的延迟选择实验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思想实验:如果我们在粒子通过双缝后,甚至在它接近屏幕时才决定是否测量它通过哪条缝会怎样?
实验的核心思想是:
- 光子或粒子先通过双缝,接着才进入实验者是否测量的选择区域。
- 如果我们选择不测量路径信息,光子将像波一样表现,形成干涉图样。
- 如果我们选择测量路径信息,光子则表现为粒子,干涉图样消失。
在延迟选择实验中,实验者是在粒子已经通过双缝后才决定是否测量路径信息。令人困惑的是,实验结果仍然符合经典双缝实验的规律:如果我们“延迟”选择测量路径,粒子依旧表现为粒子;如果我们不选择测量,粒子仍然表现为波。
困惑的源头:现在的选择影响过去?
这个实验结果带来的困惑是:我们的“延迟选择”似乎影响了粒子过去的行为。也就是说,光子在通过双缝时“知道”我们未来会不会测量它的路径,从而决定以波的形式通过两个缝,还是以粒子的形式通过其中一个缝。
然而,这种解释仅仅是表面现象。量子力学的本质不是粒子“提前知道”了什么,而是测量本身在量子层面上扮演了一个创造性角色。也就是说,量子的状态并不是在我们测量之前就固定的,而是测量行为本身决定了量子状态的表现。
关键点
- 量子叠加态:在没有测量之前,粒子处于一种叠加态,既是波也是粒子,既通过了两条路径,也只通过了一条路径。测量行为使叠加态“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
- 因果关系:在经典物理学中,因果关系是线性的,即因在前,果在后。但在量子力学中,因果关系不像我们习惯理解的那样简单,测量的时间顺序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影响事件发生的唯一因素。
- 非局域性: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或称“量子纠缠”)意味着,量子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某种超越时空限制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我们传统因果逻辑之外的。
总结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选择真的改变了过去,而是说明了在量子层面上,传统的因果关系和时间的概念变得不再适用。实验表明的是:在量子物理的世界中,测量行为本身定义了粒子的性质,而不是粒子在测量前就已经具备了这些性质。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实验以及量子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鸣谢ChatGPT,用如此清晰明了的语言解释了我的困惑。我的原始问题是:“你能否详细解释一下惠勒延迟选择实验?我对现在作决定能改变过去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