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category “Essays”

书摘:何偉的中國紀實

作者:何偉

2024-07-15 19:29:49
在中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边球。

2024-07-15 19:30:16
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2024-07-15 19:44:32
沿着这条支路顺着山梁走了几百米,我停下车子。吉普车的后备厢里,放着我带来的帐篷和睡袋。这是个非常适合露营的夜晚——空气如此透澈,群星好像就在山谷的上空闪烁。

2024-07-15 19:45:29
严格说来,作为外国记者,在出游之前,应该向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购买了帐篷——我希望避开那些小城镇的旅馆,因为他们需要随时将住客名单上报警察局。

2024-07-15 19:47:06
2001年,我在中国北方做自驾巡游的时候,中国的机动车数量仅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但是,恶性交通事故的数量却是美国的两倍多,政府报告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达到了七十五万起

2024-07-15 19:49:00
很多驾驶员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们怎么走路,就怎么开车。

2024-07-15 19:49:46
他们不大使用转向灯。相反,喜欢依赖汽车之间的身体语言:如果一辆车贴着左侧行驶,那么你可以推测得出,它即将进行左转弯。此外,他们还长于即兴发挥。他们可以把人行道作为超车道使用,如果能够快那么一点点的话,他们可以在环岛交叉路口逆向行驶。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开过了出口,他们会直接开到路肩上,往后倒,然后立马右转下道。

2024-07-15 19:51:37

…more

书摘:The Best of Epic Sex Stories

2023-06-11 17:57:10
Paying for each and every sex act would be prostitution, but having a long term relationship where the guy provides economic assistance to the woman is how the world works.

2023-06-15 21:31:03
just like you cannot teach kids who don't want to learn -- you can't fix people who prefer to stay broken.

2023-06-23 16:57:37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in life is not money, but time, and the biggest factor in anyone's happiness is who they choose to spend their life with."

2023-06-23 18:36:10
Younger men want to replace masturbation with sex, but older men want sex in addition to masturbation.

2023-06-23 18:43:59
Husbands do not replace wives that they still find sexy and wives do not leave husbands they still respect.

2023-06-23 18:46:08
a man is only as old as the woman he feels.

2023-06-23 20:13:27
relationships only last when both parties feel they bring something equal to the table.

2023-06-23 20:13:53
life was never meant to be fair. Instead, life was meant to be hard.

…more

年终读书盘点 2024

在2024年,跟往年一样,没有计划,纯粹跟着兴趣读,我一共读完了37本书,其中有两本书是重读的。

  •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 辉煌信标-美国灯塔史
  • 倭寇 海上历史
  • 汉文与东亚世界
  • 老滇缅路
  • 天生幸存者
  • 一个美国女孩在中国
  • 红色赌盘
  • 暗淡蓝点
  • 接触
  • 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
  • 宇宙 -- 从大爆炸到毁灭
  • 地图三千年
  • 世界上的鸟儿(套书共5本)
  • 人间相亲故事
  • 三星堆文化大猜想
  • 回到石器时代
  • 何伟的中国纪实
  • 寻路中国
  • 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
  • 别逗了费曼先生 (重读)
  • 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
  • 当呼吸化为空气(重读)
  • 解码40亿年生命史
  • 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
  • 掌控习惯
  • 超级生物探寻指南
  • 草民
  • 写在基因里的食谱
  • 远去的胜利 - 德国前线将领二战回忆录
  • 长乐路
  • 范妮 希尔

不算很好的成绩,也不算很坏。希望我的2025能多读几本书!

网友语录 - 第11期

#网摘 你可能是一个 NPC

最近,美国发生了一起轰动的大案,一家医疗保险公司的 CEO 当街被人击杀。

嫌疑人很快抓到了,是一个26岁的青年,名为路易吉·曼吉奥内(Luigi Mangione)。

媒体纷纷挖掘这个青年的背景,发现他是一个作家的粉丝。

就在几个月前,他向作家打赏200美元,并进行了多次视频通话。

媒体就去采访作家,询问两人在通话中说了什么。

作家详细地回忆了他们的通话内容。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曼吉奥内对作家说,他很喜欢作家的一篇文章《你可能是一个 NPC》。

NPC 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非玩家角色",比如路人、门卫、警察等等,用来模拟现实环境,由程序控制,一举一动都是设计好的,没有自主意识。

作家的那篇文章提出,人类越来越像机器人,彷佛 NPC 那样,行为逻辑都是预设好的。

曼吉奥内高度认同这个观点。他前不久去日本旅行,认为日本充满了 NPC。他说了一件亲身见闻。

一天早上,他在街上看到一名男子癫痫发作,倒在地上。他跑到最近的警察局求助,警察就跟着他去现场。

路上遇到了红灯,警察立刻就停下来,坚持要等绿灯再过马路,即使那时马路上根本没有汽车。

曼吉奥内很不理解,病人正在发病,神智不清,可能有生命危险,警察却坚持遵守交通规则。救人难道不是更重要的事情吗?

他由此认为,日本人"缺乏自由意志",规则怎么说就怎么做,不会自主行事,就是活着的 NPC。

他还观察到,日本存在一种"隐蔽族"(hikikomori),他们不出门,一个人整天待在卧室里,用电子游戏、上网、视频来消磨时间。

曼吉奥内认为,这些人也是 NPC,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无法参与社会生活,就选择放弃,等于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权。

他观察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日本,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 NPC。他们要么无法自主的生活,要么无法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规则和指令来行事,就像被程序控制一样。

科技公司推动和加剧了这种趋势,互联网使得人们越来越分心,把时间都花在网上肤浅的娱乐,不再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生活,把生活都交给程序,无法形成自主的意识和行为。

以上就是曼吉奥内的观点,我认为是很真实的观察。一方面,人工智能使得机器人越来越像人类,另一方面,人类的自主性在消退,越来越像机器人。现实与游戏、人类与机器人,越来越难以区分了。


#书摘 暮色将尽 仅仅因为自己正在逐渐变糟,我们就倾向于确信一切都变得不好,越来越不能做喜欢的事情,听的越来越少,看的越来越少,吃的越来越少,受伤越来越多,朋友逐一死去,明白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所以也许这不足为奇,我们确实很容易滑入生活的悲观主义,但这种状态实在很无聊,而且让沉闷的最后时日更加沉闷。但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能突破自己感知的局限,知道有些人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对他们来说前面的路很长,充满了谁知道会怎样的未来,这就是一个提醒。实际上这真的能让我们再次感受,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朝着虚无延伸的黑色细线末端的小点,而是生命这条宽阔多彩河流的一部分。这条河流,充满了开端、成熟、腐和新生,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死亡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同孩子们的青春一样,所以在还能够体会这一切之时,别浪费时间生闷气了!


王天霖 寻求认可就是给自己套了一个狗绳。


Aria芋芋 别人对我的评价仅反映出他们是谁,而非我是谁。


#书摘 语言塑造人类思维

这些多语者在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因方面的跨语言差异,在儿童时期就可以观察到。甚至在双语家庭中,养育方式和亲子互动也会因语言而有所不同。在一个正在进行的、针对泰英双语者的大规模研究项目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对于母亲还是孩子,他们的互动方式都会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玩玩具、分享书籍和回忆最近的事件。这些行为差异反映了以儿童为中心、家长构建故事—儿童参与共创的美式教育方法,与以家长为中心、家长讲故事—儿童听故事的泰式教育方法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与美国和泰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规范相一致。切换语言会改变一个人与家人的互动行为模式。

当我在大学里学习法语时,我的老师是一位来自布列塔尼的慷慨大方、才华横溢、魅力四射的法国女人。她让我们用法语写日记。最近翻阅日记时,我对日记传达出的想象中的法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到好笑(指的是坐在户外咖啡馆里抽烟——真要谢谢加缪了!),这与我用罗马尼亚语写的思乡日记或用英语写的有关学校和工作的日记相比,真是截然不同。


#书摘

心理学中有一个公认的人格特质分类法,认为存在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开放性(Openness)、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这“五大人格”(为方便记忆可缩写为OCEAN或CANOE)。双语者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中获得的人格特质评分往往不同。在一系列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的研究中,年轻人在用英语测试时其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的得分要高于用西班牙语进行的测试。在另一项研究中,波斯语—英语双语者在用波斯语测试时的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和神经质得分比用英语测试时更高。同样,中国香港的汉英双语者在用英语测试时的外倾性、开放性和果断性得分均高于用汉语进行的测试。正如水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三种不同形态,人也可以在不同的语言场景下呈现出不同的自己。

一项针对汉英双语者的研究发现,被试者在用汉语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群体性自我描述及更高的谦虚水平。我们通常将用不同语言进行测试产生的人格差异归因于“文化框架转换”(cultural frame switching),它是指根据不同的文化规范修正自己行为的现象。由于语言和文化是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多语者改变语言时,他们会进入不同的文化框架,用不同的心理视角看世界。


#书摘 当我们刚出生时,我们其实能够听出并学习所有语言的发声,而当我们开始学习周围语言的声音,大脑和发音系统便向母语的声音进行调适。于是,通常在跨入生命的第二年之前,我们就已失去了识别许多其他语言声音的能力。在这个被称为感知窄化的过程中,与母语音素相对应的神经通路被加强,而与外来声音相对应的通路被剪除。我们从一个能够区分所有语言声音的“世界公民”,变成了只能区分母语声音的“本国公民”。而对于多语者而言,这一“通用”声音处理窗口会保持更长的时间。


#网摘 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对生命的珍视是永远值得敬重的普世价值。

美国历史学家将兴南港撤退称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而其中美海军的一艘普通的货船梅雷迪思号胜利轮,在某战役后期美军的兴南大撤退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多的装人,拆除了船上所有的非必需设备,以最大负荷装人,最终装了14,000人,这艘船也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船撤离”,船员在战后获美国商船协会颁发最高的荣誉奖章。


Prof. Feynman Knowledge grows when you ask stupid questions. Stupidity grows when you don't ask anything.

贾行家 有关过什么人生的问题想起来头疼,不妨换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玩一个游戏,别满足于直接的回答,使劲儿想,到底是为什么。


李银河 人生的高标准是获得快乐,人生的低标准是获得平静。没达到这两个境界,人生就是痛苦的。


斩左 一个人一生,真正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时光,能有多少。。。我觉得,算下来,可能真不如你家里仅能活十几年的猫狗多。。。


刷到一个说法:多邻国只是给你提供一种进步的幻想。要学习语言,几百天打卡的时间,不如老实看两节课学得多。

那时,我在通勤地铁上,刚结束第 293 天的日语打卡,学习了「不喜欢把钱借给朋友」这样的句子。但也几乎是关上软件,就忘掉了。

还好暂时没有日本朋友找我借钱。

学习新鲜事物产生的获得感刺激来得猛也去得快,这 293 天里,有很多天,是没什么学习的兴致的。于是会趁睡前做一套最基础的五十音练习,跳过听力口语,一分钟不到,就能搞定打卡。

进步的感受在衰退,但至少「学习的天数」这个事实在侥幸地增长。

这让我觉得,那个说法很可能是对的。

但与此同时,另一个我又想坚定地捍卫自己,默默进行着「能不能少对别人的学习方式指指点点」「我只想维系学习的状态凭什么要求我有效率」的反击。

想要进步的我,和想要自洽的我,时常混淆,随时搏斗。

类似的时刻还有今年和我爸的一次对话。他问,工作几年了还是这样原地踏步,你说是不是?

我听完掷地有声:整个大环境倒退的时候,我还能原地踏步,说明就是在进步!

这是对外的我,用自洽作为武装,但内里,我能看见那份心虚,那种明知道工作陷入了停滞,却仍要借力时代形势来放过自己的狡猾。

没有分数和阅卷老师的生活里,到底谁能来判断我有没有进步呢?各平台的年度总结无法记录,也肯定不能是连我做什么工作都不清楚的我爸。

只能是自己。集自责与自洽于一体的自己。

后来,我真的买了一套标准日本语,却发现下班后,很难有一节课的时间来不受打扰地学习,由于暂无日本旅游计划,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去挤出这样的时间。

这套教程随后被我从书桌挪到了书柜角落。但意外地,没冒出「没做到」的沮丧,反而感到轻松。

因为它意味着,多邻国不是一种进步的幻想,而是我有限热情的一种呈现,是我在目标还未浮现的日子里的缓慢踱步。

当然,在其他有目标的领域,进步的拷问还会频繁出现。

但此时,我的心里又狡猾地响起了,「还差一周就 2025 了,要不明年再说吧」。

你呢?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6JjyKewFhtQ20EPjObocug

就我自己而言,在多邻国,我不想学又不想错过打卡的话,我就狂练口语跟读。别的有没有进步我不知道,但几年下来,我发音改善了不少。(已经连续打卡1289天的我也承认多邻国对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然而睡前十分钟不做这个瞎刷手机对学英语帮助是零,你说呢)

网友语录 - 第10期

王小红啊 人教人百言不会,事教人一次入心。


#网摘 巴菲特 In looking for people to hire, look for three qualities: integrity, intelligence and energy. But if they don't have the first, the other two will kill you.


#书摘 精英的高效工作法 先輸出再輸入,學習效果才會好。 輸出能讓自己被現實打臉,自己知道 “痛點” 才能知道要輸入什麼。 但是多數的人都是「先輸入再輸出」,結果陷在學習的舒適圈而無法實際採取行動。

虽然我很讨厌这种书名,但我非常赞成先输出(实践)后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先学习,等时机成熟了再实践。


贾行家 最近的字幕组好像没什么活人参与了,大多是用AI 直怼的,有一处民谣歌词把HOME翻成了“首页“,机器比人有乡愁。


我的一个象友写道:

早先推荐过格拉宁写的《奇特的一生》,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的传记。这本书的很多内容也是在整理书信的过程中发现的,许多信件甚至是可以编辑出版的水平。

结合格拉宁的塑造,我觉得柳比歇夫很像是“最后一个古人”。他和那些来自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人一样,动辄引用俄语、法语、德语、拉丁文著作,谈自己的看法,聊批评与推荐。

广告、短视频、无聊新闻,占用了人类的多少生命啊。我和他们享有的时间是一样的,我的一小时没有更快一些,他们的一年也没有更久一些,我却放任这些时间悄悄溜走,什么也没有做。

她写得真好,于我心有戚戚焉。


熊猫姐 转@webto 李银河说:「对于一个人来说,高质量的生活就是挑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命质量就高;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命质量就低。」


枸杞柠檬水 唉😞兔子大概不会来这里了…没有兔子,再也没有人会很体贴地开一些很适合我的歌了…我没忍住加了他联系方式,又很尴尬不知道聊什么。点开qq空间一看,唉,算了,不过是又一个醉心于游戏的男人。 这个游戏,沉迷得有点久了,是时候退了吧。


米福根 前车之鉴到底能不能帮到现下的人?为什么35年前东德人万众一心地挣脱苏联,热泪盈眶地扑向自由,35年后却又有那么多东德人觉得普京才是英明领袖值得称道?健忘和短视是全人类的短板吗?


在蓝天上读到一个悲伤的故事:

张磊律师 发的朋友圈: 何伟律师此去是为余文生前律师辩护; 余文生前律师前几年以同样的罪名在江苏高院上诉过一回了,那时的辩护人是卢思位律师;如今的卢思位前律师在成都市看守所里待开庭,何伟律师也是他的辩护律师。 上面这几句是有点绕,绕得我有时候感觉自己生在一个魔幻的时代。

何伟律师的朋友圈原文

时隔十多年,今天再次穿西装打领带! 此时重庆启程到南京,文生余前律师涉山巅 案二审,约定明天在江苏高院与审判人员见面沟通。对二审的结果,不管是余律师本人,还是辩护人的本人均无预期,心若止水!但既是一个时代的烙印,那就穷尽一切可能以充分展示这个族群的痛吧。本着敬畏历史,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事件的经历者身处此时斯地就忠实的作为一个记录者。毕竟,哪怕是高光如唐宋,禽兽如北齐都会有人评说的。


#网摘 新英格兰大学荣誉退休教授Gisela Kaplan是一位动物行为学专家,她甚至为澳大利亚喜鹊专门写了本书。

她说,喜鹊是南半球最聪明的鸣禽类鸟类之一。

"(喜鹊的)习性中有一个特点:当人们经过某条路、而这条路恰巧处在喜鹊的领地范围内时,它们会天然觉得其他生物要尊重它们,让自己先通过。当然,人类是不可能知道这种'规矩'的,即'这是我的地盘,我享有优先通行权'。(驾车者)并不知道,因此喜鹊可能被撞死。"

她表示,喜鹊是一种非常看重礼仪的动物,也遵循非常严格的规矩。

"这在喜鹊这个物种的内部非常受用,而当你也遵守这些规矩时,它们会对你非常友好。"

她还表示,喜鹊是一种非常乐于互助且非常有用的鸟类。

"它们能帮助农民控制害虫,也帮助其他鸟类,保护它们免受天敌的威胁。"

她表示,人类被喜鹊俯冲偷袭的经历其实是喜鹊的防御行为,这通常与春季和筑巢时节有关。

"当雌性喜鹊孵蛋时,它们需要在蛋上连续孵上4周,中间可能只有在翻动一下蛋的工夫能让它们稍微休息一下或伸展一下腿,但总体来说是不能离开蛋的。"

"因此,在这4个星期的时间中,雄喜鹊的任务就是确保雌喜鹊不会遭到任何攻击和意外,并保障鹊巢的安全。"

她解释道,大多数雄性喜鹊在保护配偶和鹊巢方面非常尽责,或者如果它们表现得不够好,雌喜鹊可能会"解雇"它们,并把它们赶走。

"但只有雄喜鹊会这样做(攻击人类),而且只有4周时间,原因只有一个:保护鹊巢。除此之外,它们在其他时间并没有攻击倾向。"

喜鹊善偷袭并不意味着这种鸟本身有攻击性,它们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护鹊巢。

"有些人很怕它们,但其实它们不是想要偷袭你,它们只是确保你知道附近有鹊巢,而你没有减速、或者你没有表明自己没有敌意--因此,如果你没有敌意,你是一个好人,你永远都不会被它们袭击。"

在鸣禽中,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雄性也有类似保护巢穴的习性,但并不像喜鹊这样明显,因为这些鸟可能没有喜鹊这么大个头。

她说,如果一个人移动速度太快,喜鹊会假设他们是有威胁的。比如人们在跑步或者骑自行车。

避免被偷袭最好的方式就是:当地议会能够指出哪些地方有鹊巢,那么在骑车经过这里时就可以下车推行。

喜鹊还能记住人们的脸,对于那些熟面孔,喜鹊不会搞偷袭。

"所以比如说,你每天早上都在公园里遛狗,你甚至不需要穿相同的衣服。只要你的步态一致,当喜鹊飞过你头顶、或者附近有标识提示有鹊巢时,你抬起头让它们看到你的脸,跟它打个招呼之后你再继续走,等第二天你再来的时候,它们就不会再偷袭你。"

雄性喜鹊非常善于利用识别人脸来判断风险,除非它们感受到威胁,否则不会去主动攻击。

一旦喜鹊选择在某个地方筑巢,它们就会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

"我家房子附近有一家子喜鹊,它们在那里待了18年。有一天突然消失了,有可能是因为意外或其他什么原因死了,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喜鹊爸爸,每年都能育出成活的后代,当幼鸟开始学习飞翔时,它们会被带到我们家后院门廊。"

她说,这是一种非常正式的仪式。

成鸟会先落下来,然后幼鸟们会学着它们的样子做同样的事。

"之后我会给它们一些奖励,不过我只给喜鹊父母一些吃的,而不会去喂幼鸟。因为这也是规矩--你要知道,只有父母能决定孩子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如果你越俎代庖,你就会削弱它们(作为父母)的权威。"

https://www.rnz.co.nz/news/chinese/530619/article


#网摘 一个感人的故事

鋆言天下 如果你感到难过或不舒服,宠物的陪伴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安慰。这一点在一个最近的感人故事中得到了体现:一位丈夫即将失去妻子,他带着他们的狗去医院和妻子告别。这位丈夫在Reddit上分享了他的经历:

“我的妻子在经历了一次非常严重的手术后住进了医院,几天过去后,手术结果并不理想,预后很差。她虽然能说话,但已经不能进食或饮水,完全依赖静脉输液和强效止痛药。在一次难得的清晰讲话中,她要我偷偷带着我们的狗去她的病房,和她‘再见一面’。”

“我们的狗是一只大约50磅重的澳大利亚牧羊犬,结果发现它刚好能塞进一个普通的行李箱。我把狗装进行李箱,拉链没完全拉上,然后把它放进车里,直到我们到达医院。我告诉狗‘几分钟后我会拉开拉链,你就能见到妈妈了'。”

“不可思议的是,狗一点也没有叫唤、吠叫或哼哼。在经过护士站时,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带了一些东西来让妻子更舒服。护士们说没问题。” “当我们进入病房时,妻子正在睡觉。我拉开了行李箱,狗立刻跳上床,小心地趴在她的胸前,竟然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的电线和静脉输液管。狗调整了自己的位置,恰好能与妻子对视,然后完全静止不动,直到二十分钟后,妻子醒了过来,开始痛苦地呻吟。”

“狗立刻开始舔她,还轻轻哼哼,仿佛知道吠叫会暴露我们的秘密。妻子抱着它差不多一个小时,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最后,我们被一个护士发现了,她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答应不会告诉别人。当妻子最终重新入睡后,我又把狗装回行李箱,它乖乖地顺从了。”

“几天后,我的妻子不幸去世。更为悲伤的是,每当我拿起那个行李箱时,狗总以为我们又要去看她了。”


Marskay 我认为的独立包含了“即使我在乎的人不喜欢我,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活”这一点。


#书摘 长乐路

傅姨从小到大都在忍饥受饿。

她于1949年出生。她家在四川省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农村,靠着西藏。她读小学三年级时,“大跃进运动”席卷全国,她们家的村子被划成十个集体农社。家家户户都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当地人的自耕地被充公后,重新分配给了几个五百多人的生产大队。对于那些习惯于在山坡地形上开垦耕种私田的村民而言,集体劳作并不那么自然。

更糟的是,村里几乎需要向政府上缴所有收成。不到一年,村子就陷入了粮食短缺的窘境。

傅姨从来不放过任何可以垫饥的东西。不上学的时候,她整日整夜在山里寻找野菜。春天的花季期,她摘树上的花来吃。下方河谷处,有船只停靠在粮仓边上。她学会了原地等待,等待那些在前往仓库的运输途中粗心地割破小麦袋子的拖拉机。傅姨和她的兄弟姐妹会拿着扫帚一路尾随,把散在地上的麦粒扫起来做晚饭。

九岁时,她的父亲被打成反革命。村里的农民当时参加了镇里的一个大会,大会期望每个人都对集体主义歌颂一番。但她的父亲,这个固执、耿直的农民,却吐露了心里真实的想法。 “他跟领导说,需要更多的食物。人们都养不活自己了。他们太虚弱,没法再为集体主义出力。”傅姨说。

村民们很尊重傅姨的父亲,但他们不敢公开赞同他的说法。“他为农民们强出头,他们却反过来指责他仇恨共产主义。”

她父亲的名字出现在“阶级敌人、反革命、右派分子”的名单上,张贴在公共食堂。村里开会时,他被迫坐在那类人中间。每天早上,村里的扩音喇叭扯着嗓子宣布一天的工作安排,而他总是被贬到最糟糕的分组,不是好几班连轴转,就是和旧社会的地主及其他“人民公敌”一同倒夜班。

最后,因为过大的工作量和过少的食物,他在田里倒下,去世时三十七岁。


#书摘 长乐路

“我们生在了错误的年代。”魏教授说。

在南京一个春天的灼热下午,我对魏教授讲述了他的德令哈狱友的故事。

“听上去,王明是个天生的资本家,”他说,“要是在今天的中国,他或许能一夜暴富,但他被困在那个错误的时代里。我们都是。”

魏教授重重地叹了口气:“没办法。”这是中国人在一声长叹后最常用的句子。


#网摘

不要害怕失去 Don't be afraid to lose

你失去的那些 What you've lost

从来没有属于你过 Never belong to you

不要害怕伤害 Don't be afraid to get hurt

那些伤害你的 What hurts you

是你该了结的 is what you should end


#书摘 长乐路

“中央电视台今年的春晚实在糟透了,”傅姨对着电视上一出功夫表演大声抱怨道,“史上最差。”

边包饺子边看春晚,是数亿中国人欢度除夕的传统节目,春晚的收视率比“超级碗”(1)更高,但今年(2013)这台节目早已争议四起。中国摇滚歌手崔健受邀在晚会上表演,但当有关部门得知他只愿意演唱《一无所有》时,撤回了对他的演出邀请。

(我要说,崔健干得漂亮!)


#书摘 长乐路

伟奇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所有权问题。他的父亲为此丧生,他的母亲为此终生抗争,而他则在美国最好的大学花费数年研究所有权对于资本流动的影响。最终,他得出结论,认为政府对于个人财产是否尊重,将决定它最终的成败。“当政府表现出对个人财产的尊重,它就有机会构建富有、强大、不必为个人安危担惊受怕的群体,”伟奇解释道,“一段时间后,这些群体将变得更理性,他们将在制定新规则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妥协,共同建立一个更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