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with “网摘”

网友语录 - 第6期

难得 就业环境好还是不好,不能绝对的说,必须比较。就业环境好,也不代表你一毕业就有人请你去担任上市公司CEO,就业环境不好,也照样有人担任上市公司CEO。

用这种视角来说,新西兰就业环境在近十年都比中国好。很多移民四十岁,五十岁,在新西兰都能找到工作。我老婆四十岁才去大学学习建筑预算,学制一年,毕业也在奥克兰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第二次跳槽就进入新西兰最大开发商之一。这种老毕业生,又没有行业经验,在中国只能送外卖。

新西兰内卷程度绝对比中国低很多。但是,绝对不是你一毕业就有人求你去工作。也要大量投简历,积极准备面试。经过很长时间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也会有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市场经济总会淘汰一些人和一些公司。

新西兰的中国人很多,在奥克兰随处可见中国人。中国人赚钱能力是很强的。这里是一个好地方,我个人很喜欢新西兰,但是我也要把风险告诉你。这里是市场经济,没有人特意为你服务。跟中国一样,需要自己找工作,参与市场竞争。每个人机遇不同,感受也可能不同。大约15%的留学生或者移民,不喜欢(这里)或者找不到工作,(最终)回去中国。80%左右感觉满意,留在新西兰生活。做好思想准备,就去找中介咨询,或者先办旅游签证,来新西兰后再找中介更靠谱。

难得 不是这么简单,新西兰和中国还是有不同的,中国的头部企业,行业前几名的企业,是不会录用相关工作经验只有一年,年龄已经过四十的毕业生的。

书摘 《娇惯的心灵》 格雷格常年承受抑郁症发作的痛苦,对他来说,这看起来是一条艰辛的人生路。在对抗抑郁的过程中,格雷格,同这世界上数百万抑郁症患者一样,发现认知行为疗法是最见效的方案。根据认知行为疗法,若你陷入了多种“认知扭曲”,就要倍加警惕,比如说“小题大做”(如果我这次小测验没通过,我就会不及格,留级,然后被开除出学校,接下来我就失学又失业……),或者“负面过滤”(仅仅留意那些负面反馈,却看不到积极肯定)。这些不理性的扭曲思考方式,正是抑郁和焦虑此类心理失序的迹象。

冰蓝色水狐 你应该“没有这么多应该”RT@芒迪 我的心理医生曾跟我说,我说话时总是用should。我应该更努力工作,我应该学会做什么事。他说人生没有这么多应该,没有人应该怎么样,亲密关系也是如此。看再见爱人的片段,看周围人遇到的婆媳岳婿问题,我会时时想起他说的这句话。

如月中天 大脑:明明人没动弹但是眼前景物在晃,肯定是吃了有毒的东西,赶紧呕吐!

书摘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爷爷是个老头
◎王海桑

打我记事起,爷爷就是个老头
他那么老,好像从来不曾年轻过
他那么老,好像生来只为了做我的爷爷
可我从未认真想过他有一天会死
我总以为,一个人再老,总可以再活一年吧
然而有一天他还是死了,
就像土垛的院墙
风雨多了,总有一天会塌下来
没了。完了。
他的一生我也知道得很少
他说过一些,
我记不大起来
就像他爱我很多
我只是喊他声爷爷

网摘 我知道我可以做到,只不过要多花一点时间。

书摘 《草民》

老五很是着急,但前面的所有人堵着,后面的所有人推着,她被人潮夹住了。她突然想到,每次台风过后,总有一堆鱼被海浪拍上岸。小时候她总赶紧在台风后去捡那些鱼。捡的时候,那些鱼有的还活着,看着她。她当时还想,它为什么不再努力跳几下?海就在旁边啊。

她理解了,那些鱼真的尽力了,就和自己现在一样。

Do not obey in advance.
Most of the power of authoritarianism is freely given. In times like these, individuals think ahead about what a more repressive government will want, and then offer themselves without being asked. A citizen who adapts in this way is teaching power what it can do.

live-happy-sleepwell 其实我一直都在怀念我的初中,学习(应付)之外的生活 学习方面的压力程度是可以促进我努力的 以及我写完作业后的上网生活真的很愉快 我就蹲在台式机前看剧听歌看小说

而且目前看来 (我很)感激我妈舍不得花钱让我补课……

网摘 同事的一个说法很有趣。他说我们这种底层互害的戾气是有文脉传统的。

比如说窦娥被无赖陷害被昏官判死刑,结果窦娥临死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居然没有一桩是具有逻辑关系的,或者针对自己冤情的制造者的,大旱三年,意味着责任由全天下其它无辜老百姓承担。

西游记里凤仙郡一节,郡守夫妻吵架打翻了供品桌,招致玉帝降怒,惩罚也是大旱,要鸡啄完米山蜡烛烧断金锁才给降雨。看下来,玉帝的报复比窦娥还没有逻辑,但特别有权任性特别爽。结果唐僧师徒到凤仙郡时,郡守一家好好的,老百姓十室九空。

妈的,讲到这里我已经有点胆战心惊了。在这两个故事里,上位者和下位者的想法出奇一致,都没有就事论事,权责对等,出了事儿受了委屈,都要全天下的人给我付出代价,哪怕大旱三年白骨遍野,也要把心里的气发泄出来。

社会,我们所谓公共领域,只是一个许愿撒气的厕所,从来没有获得真正的地位并受到呵护。对于构成社会的其它人,上位者不在乎,失意的下位者们亦是如此。

网摘 国外有个情感专家,他说我经历过那么多咨询,永远人家都在问我如何找到一个好伴侣,从来没有人问我如何成为一个好伴侣。

网摘 关于反思:

反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进、预防,为了避免类似的灾难和悲剧再次发生,或者降低这样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带来的损失吗?

相反,一味地感慨或悲伤,乃至从中寻求某种感动,并不能在预警机制、应急措施、日常关照上改变什么。

反思是一种能力。一个善于反思的人,身上有一种成长性。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如果吕蒙不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去针对性的学习,就不可能有“刮目相看”的效果。

反思是一种美德。纵观历史,善于反思和改变的民族,往往是幸存者。相反,不擅于反思的,不喜欢改进,不精益求精、革新自身的民族和国家,往往被吞没消逝。

对赞美附和的语言,追求多多益善,对批评指责的语言,进行百般挑剔,这种心态,才是不健康的,容易走火入魔的。

我们应该围绕一场场灾难、一次次事故,去不断提问,而不是围绕着“反思”本身,去各种限制、责难。

要明白,我们都在同一辆车上,安全感是共享的,风险是共担的。活人的反思,环境的一点点改善,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如果有一天,我们彻底走丢了反思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Carriez “一个人的悲哀在于,她在追求爱情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对爱情的警惕,爱情的欢愉无法超越她对爱情本身的怀疑。”

洋鸟消夏录 存在之物不因被证明而存在。(是呢,它也不因被证明不存在而消失。)

节南山 人类命运中那些不必要的痛苦,很多时候是可以通过一个正义的政治秩序来加以克服的。(这让我想到五月花号上的那船人)

网友语录 - 第5期

Nakamori Hideo 上帝关上一扇门时,我们就打开它,门就是这么用的。残破的人生用爱和包容也能灌溉出花。

First do it. Then do it right. Then do it better.

Limboy 朋友们,我的一点切身经验,,如果你觉得某个任务让你特别焦虑,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那么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直接去做这事,什么都别管,就是使劲做,努力地推进其进度,这棘手的事情在进度上每发展一点,你的焦虑就会少一分,同时你的焦虑越少,推进的速度也就越快,只要咬紧牙关,不停地推进,总会有解脱的那一天,而且你每完成一个棘手的任务,你或多或少都会比之前牛逼强大那么一点,这件苦差事总是会改变你一些

女超人 Jo 指导的学生论文获奖了,学生说 这个世界果然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我:我更感觉这个世界是矬子里面拔将军,大家都很挫,你只需比别人用心一点点就能脱颖而出。 ​​​

云五 人(的技能)在资本主义的工作市场,本质上是一个商品。商品的价格,基本取决于供求关系,不取决于你的主观意愿,也不取决于个体的投入成本(比如读了硕士、博士却薪资不高)。所谓的天坑专业,并不是这个领域真的坑,而是投入产出比不对等。为什么过去很多年转码被认为是一件有投资价值的事情?

因为投入产出比高。

为什么现在有人会犹豫还值不值得转码? 因为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有一部分是长期趋势,有一部分是短期波动。

短期波动就是这几年的大裁员,很好理解不说了;长期趋势就是——一个商品供不应求,供应就会持续增加(转码的人增加),直到市场进入平衡。市场的平衡也不是一个稳定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平衡,有时候多了就跌一点,有时候少了又涨一点。

这个长期趋势体现在转码上,就是转码上岸的门槛在过去十年里本来就在稳定变高。所谓的香饽饽行业也不止是转码,很多行业是经历过上升期然后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的(比如会计、律师、医生);程序员这个行业略有不同的是,它的爆发期爆发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增长的速度不够快时,就会被认为是在走下坡路。

这是行业内的趋势变化。

客观上来说,这个行业现在都没有严格要求一定要读个CS本科,都没有要求你考三个证再来,就说明它现在确实还没有饱和

更应该考虑的可能是主观因素,你既然纠结的是转码这个问题,那就是有对比项——转码的投入产出比在降低,那你原来那个选项的投入产出比是怎样的?你有没有别的选择,对比起来是怎样的?

网摘 知识付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用花钱来逃避焦虑的假性努力。花钱是最容易的,因为不敢正面迎战真正的困难,就把咬牙花钱当成努力,用考试学习来安慰自己。其实你没有开始,你只是消费了一个虚无的依靠。

铁锤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思考”是一个正面词汇,“多思考”则意味着慎重或者稳妥。但为什么思考太多往往会陷入消极呢?

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用专业术语来讲,思考太多叫作“反刍式思考”,是导致消极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所谓反刍式思考,指的是人在经历了某些挫折之后,对挫折本身、诱发挫折的原因以及挫折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反复思考,从而使人陷入抑郁、焦虑等消极状态。

铁锤人 朋友们,我告诉你,把睡眠放在第一位,你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改善。(没错,有精力才有一切)

乔布斯 简单是终极的复杂。要让某件事物变得简单,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真正理解潜在的挑战并提出优雅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极简主义或没有杂乱。它涉及挖掘复杂性的深度。要真正做到简单,你必须深入挖掘。[..]你必须深刻理解产品的本质,才能摆脱不必要的部分。

书摘 尼耳斯·玻尔集 第十二卷 我自以为是一个认真而诚恳的凡人,精神正常而不错乱,一向自重而不肯大言欺世或巧言媚世。我以一个正派的科学史工作者的条件要求自己,发表言论首先要对得住“自己”,绝不肯以个人的爱恶而不是以客观而公正的标准来评论任何历史现象。我的话只供善意的读者们参考,别人的恶意诽薄和尖刻讽刺我都不予考虑。 --戈革

别怕刺痛 那些没有被记录的瞬间、那些生命的缝隙、才是真正托住我的东西。

我们这一生,终究要自己上路 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 路过傲慢无理,路过世俗功利 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 路过接受理解,路过自己的一生

— 黑塞《悉达多》

高更 I am leaving, older by two years, but twenty years younger; more barbarian than when I arrived, and yet much wiser.

赛博皇帝 所有的关系都是共谋的结果,是人格与核心需求的相互匹配,两人之间真实发生了什么,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而如今我们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难以处理情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从养育环境内化而来的自我客体化。

...

对于个人来说,其人格结构和心理模式,来自于独特的经历和体会。而学会看懂一个人,就是在学会看懂我们自己。

小青 不光是我,就连闾丘露薇都说过自己曾经浪费好多时间精力去自我客体化,去追求为一个值得的男人红袖添香。可能这个人生中,什么是值得追求的好东西,男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理解错了。姑娘们,值得追求的不是当那个红袖,而是咱读书的时候有人添香啊。(这么说能彼此添香的伴侣就是好伴侣喽)

小名儿 如果注定有一代人要走过那段泥泞的路,那我宁愿是我们这代人——尽管没得选,总比让我们的孩子去经历要好,所以也不要太过责备我们腿脚上洗不净的泥土。

茨冈女神 我问钟点工:你心目中的正常社会是什么样的?钟点工说:我不喜欢聪明才能生存的社会,我喜欢善良就能生存的社会。

网友语录 - 第4期

喜欢吃汉堡 我们被恐吓着高考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往后又是考研和考公,又是选伴侣。每一个选项好像选错了天就塌了,可是人生其实真的没有那么脆弱,人生的容错率大到你难以想象,功利主义导向的思考方式往往使我们忘却了生命的本质是一场历程。无数人忽略了一个真相,很多事情其实根本没有意义。吃喝玩乐不是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一定值得歌颂。人生本就是不停的去感受去体验,爱你所爱。可是我们总爱去和别人比较,徒增自己的焦虑内耗。不一定要做世俗大家认为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想发呆,看日落数星星都有意义。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慢慢接受自已身上那些灰暗的意义。慢慢接受自已身上那些灰暗的部分,原谅自己的迟钝和平庸,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偶尔断电,带着缺憾拼命绽放,不断尝试、收获、感受然后放下。换成我们都能理解的话就是:在吃汉堡比赛里,输赢并不重要,因为怎么样你都能吃到汉堡。

当你谈A对方却跳过A大谈B时,不是因为对方没有听到,而是因为A对对方是禁忌,是绝望,是不可能。

我们要相信对方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状态,也要让对方相信我们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状态,我们都无需承担对方的那部分。当我们只需要考虑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考虑了对方,也创造了充分且自在的互动空间。

西乔 只要你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总是会有回报的。我觉得只要保持学习能力,不用担心失业。AI 对我学习各种新东西助力不少,也给了我很多勇气。

乔布斯 生命里的那些点看着离散,终会被连起来,这根线叫兴趣,或者叫好奇。

戴汨 好奇就是童心。

懒聪 二十一世纪最稀缺的资源其实是睡眠!

好的关系是亲密有间的,难的点是关系双方对“间”的探索和包容。坏的关系是不亲密但无间的。遗憾的是,美好的关系如同其他美好的事物,稀有,因而珍贵。

卡扎克 洗碗的时候,突然对着碗碟笑了起来,让擦完了桌子的妻子莫名其妙,问我怎么啦。我说:“看着这些不同花色的碟子,就觉得,我们的邻居们真好。”妻子也反应过来,跟我一起笑,说是啊。我们结婚时买了一整套纯色的碗碟,而现在,家里的碗碟各种花色和款式的都有,我们原来那套则少了好几个。因为楼上楼下的邻居们做了好吃的会打发孩子们装个碟子送来,我们做了什么也会回赠,一般都是随手用手边的餐具装,一来而去,各家的餐碟就都混一起了。妻子突然说:“哎!这么一说才意识到,楼下姐姐家蒸锅还在我这里呢,我去还一下。”Бота和қозы 跟着下去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以后娘仨才回来,端着一盘子鸡肉。“阿姨做的,可好吃了,阿姨让我们把我们家的炒锅带回来,但太重了,我们没搬,留在那儿了。”Бота 说。

我 这样的邻居我好想来一打!

dzr 有一种海螺叫缀壳螺,会收集海底的东西粘在自己的壳上,比如其它软体动物的壳的碎片,或者珊瑚的尸体,或者小石头什么的。有的螺只是遇到什么粘什么,有的螺却有自己的喜好,只粘一种东西,或者只粘圆形的,或者只粘尖形的。它们找到一个心仪的收藏,就举在自己身上,举上十个小时,慢慢分泌一种胶水把东西粘住。有的螺粘得挺杂乱,横七竖八的。有的螺沿着自己的螺纹,把藏品排得整整齐齐。我猜测螺总是把东西粘在自己的洞口,随着自己一圈一圈地长大,东西就会沿着螺纹排列了,所以那个壳上的藏品就展示了它们一生的喜好变迁,有的螺真的很专一诶。海螺可能没有什么智慧,可是也有喜好啊。我想,生命体验对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吧。

dimlau 再热爱的工作,如果忙碌到无法用心去感受,也会变成负担。活着就要用心感受,或者说,用心感受才是活着。

网友语录 - 第2期

世界上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孩子。

点赞订阅虽然好 自由思考价更高

别人喜欢你,那是你给他的福利,别人不喜欢你,那是你给他的惩罚。哈哈哈记住了。

产品是丰富的,营销更是过量的。比起研究多少购物攻略,更核心的步骤是确定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越明确越坚持越好。“筛选”比“比较”更简单。

朱丽叶 名字有那么重要吗? 把玫瑰叫成别的名字,它还是有芬芳香气。

不要浪费你的无知。当你对一门知识毫无所知时,最容易问出简单而重要的问题。 一旦你习惯了某种现象或事物,认为它是理所当然时,思维就不知不觉受到了限制。 -- David Kohn

ayaduji:恨是很没意义的事,因为大家都会死。还是抓紧时间爱吧,可爱的东西那么多,时间根本不够啊

如果你无须转译就能直接理解另一种语言及构筑其上的世界观,能欣赏它们的效用与美感,那么你往往就不那么容易偏执盲从,不那么容易把非你族类全都看作妖魔鬼怪。《语言塑造人类思维》

性别代词特别容易产生隐含的联想,影响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

拥有另一种语言,就是拥有另一个灵魂。 ——查理大帝

旧时明月照无眠 人总是透过语言的lens在观察/理解世界,因此多掌握一门语言也意味着多一个不同的看世界的lens,而这是翻译软件或者AI所无法做到的,因为翻译完成的那一刻,原始语言的维度就坍塌了。人使用翻译软件/AI是problem-solving,而人学习语言是generative的。反过来,禁止使用原本的语言一向是settler colonialism的assimilation agenda上最高优先级的任务之一。

旧时明月照无眠 精力/energy并不是homogenous,而是由许多适配不同活动/task的不同种类精力组合在一起的。比如每天有一些可以全神贯注的精力,也有一些“按部就班/autopilot”的精力,有些事情只能用专注精力去处理,但有些可以fit进autopilot精力里;然而即便是专注精力也未必能全部用来做比较重要的decision-making,但消耗完了decision-making的容量可能还剩一些可以探索/学新东西的或者是做planning的。

...

精力这个看似和精神更相关的东西其实和肉体的关系也许比想像得更紧密。除了身体状态好会精力更充足之外,最近发现精力的使用和体力运动很像:每天有上限,超过上限去用会伤(接下来几天得“躺平”,否则积累下来就会burn-out),但不使用/锻炼精力“肌肉”又会让每天休息后再生出来的精力变少(某种意义上的用进废退),然而人又是有极限的,并不是锻炼就能无限“长肌肉”。

我发现纸质/电子笔记已经可以很有效分担大量的记忆saving & loading了,因为光是“记住在脑子/working memory里但暂时不(能)执行”已经是在消耗精力了(e.g. 女性们经常抱怨的看似家里男性干活了但还是需要自己去记着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活因此累得不行却仿佛什么都没干)。

我感觉任务切换的时候感觉翻笔记比纯凭脑子回忆之前停在哪里对精神的taxing要少。以及笔记并不只局限在todo list,完全可以搭更复杂的结构去支持更多externalization(我用logseq,有象友推荐过obsidian)。比如目前我把厨房里的事几乎大部分都externalize给了笔记:架子上和冰箱里的存货/购买or开封时间、某种食物能在冰箱里放的最长时限、某种食材的平均消耗速度(用来估算下次要买大概是什么时候)、不同用具的上一次深度清洁时间、爱吃的菜谱库(按菜式分但可以按食材检索,对于买最小包装食材也一次用不完的救星)、买的大包装食材的使用规划&近期的meal planning(我不太meal prep,但是有一定planning不需要每顿现场想吃什么可以直接拎刀做对我很重要)……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脑子需要记的东西和事大量减少,二来是decision-making变少+变简单了(“摊开在眼前”迅速提供了可行方案或者铲除了不可行的,比在脑子里想容易),各种精力消耗得都少了。

更多 RSS

网友语录 - 第1期

绝对支配别人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比吸毒还 high,而且成瘾。不要給他人這樣的機會。

不直接创造财富的群体,如果始终处在分配财富的有利位置上,而创造财富的群体又无法制约他们,那么其长期结果一定是经济停滞与社会衰败。

一张图说清英文地理术语 image

除了生病以外,所有的痛苦都是价值观带来的。

哈耶克说: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只有金钱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不会;

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最终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总比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富有的世界要好得多;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需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为什么一些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因为解决问题的人,正是制造问题的人;

如果允许人类自由迁徒,那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

米福根:恨可以登堂入室,爱却需要躲藏。

过去,我们将已知最耐用的材料用于整座建筑,比如说花岗岩石块,其成果仍令当代人赞赏、惊叹。但我们却几乎不再模仿这种行为,因为石料的采集、切割、运输和搭建都极其考验耐心,而耐心正是我们不再具备的品质。摘自《没有我们的世界》

网摘:"与其担心宏观经济,不如关注自己。你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往往比宏观经济对你的影响大得多。" 公司裁员肯定会对一个人产生影响,但是它决定不了你的未来,你自己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说过一句话,可以用在这里:"如果你忧心忡忡,那是不必要的;如果你毫不担心,那么你需要担心。"

TNT007: 我可能比较老派,认为如果恋爱还需要技巧的话,那就不是爱情。爱情是双向的不可自抑的。

小青: I am who I am becoming.

网摘:作家兼冥想老师大卫·凯恩(David Cain)鼓励他的学生别当“好天气的冥想者”。同样,你也不想成为一名努力与否全凭心情好坏的运动员、作家,等等。当一个习惯对你来说真正重要时,你必须愿意在任何心情下坚持下去。专业人士不会因自己心情不好而改变行动的时间表。他们可能享受不到乐趣,但是他们仍能做到坚持不懈。